中国的校园霸凌到底有多严重
作者:程宪之
/ 摘 要 / “校园霸凌”并不新鲜,但却很少被认真提及。已有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全国校园霸凌相当普遍,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暴力倾向严重。而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遭受的霸凌更为严重,是沉默的大多数。“社会失范”是产生校园霸凌的大背景,其深远危害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解决。
近日来,北京海淀区某知名小学的一位家长发出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引起舆论狂潮。涉事几方各执一词,事件仍处于定性争议中。但这已让“校园霸凌”(英文bullying的音译)这一关键词强势进入国人的视野,击中了大批成年人的旧伤口。这意味着,“校园霸凌”并不新鲜,但却很少被认真提及。那么,“霸凌”这事儿在中国校园到底处于何种状态?
首先需要界定什么行为算是“霸凌”。按照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的解释:反复、有意或持续地意在伤害对方的行为即可称为“霸凌”;有时偶发事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被看作霸凌。
近年曝光的校园霸凌事件
校园霸凌”早已是全球性现象。2011年,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伦理品格研究所的研究称,在调查前的一年之内,美国有50%的高中生欺负过别人,47%被欺负、取笑或者嘲弄过,10%至少一次带武器到学校。日本2015年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也显示,日本校园霸凌现象普遍,在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霸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
霸凌除了身体上的伤害,也可以是心理和语言上的伤害,而后者是许多国人容易忽略的一点。因此许多霸凌事件默默地发生却不被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也没有被公开。和美日不同,中国官方还没有全国范围的校园霸凌统计或调查,但仅从见诸报端和网络的校园欺凌事件就能窥其一斑。
去年的一项校园欺凌网络舆情分析称,从2014年6月1日到2015年6月31日,涉及“校园暴力欺凌”的网络新闻达36,761篇次,相关论坛贴文达39,189篇,微博达721,947条。这些曝光出来的校园霸凌事件,还呈现低龄化趋势,暴力倾向严重,又喜欢借助网络炫耀传播,影响恶劣。
校园霸凌在低年级学生中亦时有发生
这还只是容易得到曝光的城市学校所发生的的霸凌事件。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一项研究表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遭受的霸凌更为严重,是沉默的大多数。这项基于四川河北两省17841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遭受欺凌的检出率为 16.03%(每月超过2次),比城市非寄宿制学校更为严重;在欺凌形式上,遭受言语欺凌检出率为24.50%,身体欺凌为20.90%,关系欺凌为“23.90%”,网络欺凌为13.20%。男生遭受欺凌的比例 (18.46%)高于女生(13.42%) 。研究称,校园霸凌已显著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抑郁、焦虑、社会退缩和低自尊等问题。
为什么校园霸凌仍在频频发生?研究者认为这一现象的大背景是“社会失范”,也就是社会转型期规范和价值的混乱状态。例如,安徽某小学一副班长利用手中掌握的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同学勒索财物,逼迫同学吃屎,这种权钱交易的行为从小学二年级就已经开始。可见,社会失范已经浸染校园,成为校园霸凌事件的“温床”。
一名学生被堵在墙角遭受两名同学“飞毛腿”
家庭结构的失能也让小孩的道德、情感约束较低,陷入霸凌泥潭。一些父母往往忙于生计,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得这些孩子要么因缺少保护,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要么走上歪路,成为校园‘小霸王’。
更重要的是,不少家长、教师认为校园霸凌只是学生之间“过分的玩笑”,对其采取习以为常的态度。而事实上,遭受校园霸凌的影响是深远而负面的。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遭受霸凌过的老鼠,脑部掌管情绪的部位会改变,容易对压力产生敏感,长期下来会出现“社交障碍”,恐惧任何新环境,即便是安全的环境,老鼠还是会害怕结交新朋友。
同样的,许多遭受过霸凌的孩子,也都会产生退缩怯懦、缺乏自信的后遗症。本次北京小学霸凌新闻中的孩子就出现失眠、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这种症状还与学校老师处理事情的方式相关:如果事件不能得到有效处理,霸凌他人的孩子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霸凌的严重性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被欺负的孩子会持续生活在再次受霸凌的恐慌中。
遭受过霸凌者可能产生持久的恐惧
对学校预防、处理校园欺凌现象的“不给力”,是否可以把希望寄托在法律身上呢?恐怕也行不通,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构成追究刑事责任的只有8种严重犯罪(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像围殴、勒索、辱骂同学等现象,只要情节没那么严重,欺凌者是不会受到惩罚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欺凌者“无法无天”的心态。
在这样复杂的成因和现实下,杜绝校园霸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倘若北京小学霸凌事件能够提高各方对霸凌现象成因和危害的认识,促进相关制度的探索和完善,这是比情绪化争论更有积极的意义的事情。毕竟,正如那篇刷屏文章中最后所提到的,我们所有的努力和拼搏,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
“不服来辩”系UC独家泛新闻评论栏目,致力于提供独到观点和有价值的内容,每周三次更新。投稿请发至bufu.uc@aliyun.com。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